众所周知,我们的设计工具一直在革新,先后经历了CoreDraw、AI、PS、Sketch、到Adobe最近发布的系列产品。设计工具会随着设计对象的改变和技术的升级而改变。
如今的设计生态与设计环境对设计提出新的考验,对设计能力的维度要求将是多样化的演变。
早前百度UED团队进行了AI设计工具的探索,比如用Ostagram自动生成,设计师后期修改的工作模式绘制了大量团队成员头像,效果出乎意料的好,效率比完全的设计师手绘效率提升了3倍。
AI设计工具实践效果图如下:
接下来,我们开个小差。一起来认识下这样一款AI设计工具——Ostagram和inDream
备注:Ostagram是一个来自俄罗斯的基于DeepDream算法来生成绘画作品的项目。
最近发现国内的in也推出了一个类似的功能——inDream。如下图所示:
由此可见,无论是俄罗斯的ostagram还是国内的inDream出片样张基本相同,细看才会发现有细微的差别。
只能说两家的基础技术大同小异,只是在算法模型训练上存在区别,包括Prisma也是一样,这也是各家团队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用户体验上,因为inDream是国产的,出片速度更快、合成免费,堪称业界良心了。另外,inDream是包含在in app里面的。
而in app作为一个图片社交平台,早已累积了大量萌妹子用户,所以在图片合成方面,inDream或许更容易获得年轻人的青睐。
所以,这些优秀的AI设计工具的出现必然带动新的设计模式变革。
AI产生的“智慧”的原理是基于某类纯净数据总结规律形成规律认知。
这里面两个关键点,
一是必须要这个类型大量的纯净数据。
二是习得的认知必须是具有规律性的。
比如互联网上有大量的banner数据,而banner的结构是有规律性的—— 一个标准的banner常常由背景、商品,装饰元素,标题组成。所以阿里的设计团队通过深度学习打造出鲁班系统完成海量banner的绘制不必感到惊讶,这是技术的必然趋势。
所以从设计对象角度只要是数据样本足够大,且有规律可寻的设计对象都可以被取代。如闪屏,banner , 专题入口,信息卡片...
APP UI设计的表达是分层的,
第一层次是信息完备,层次清晰,重点突出。
第二层次是意境、品位、哲思。
长期以来对设计软件熟练使用与娴熟的技法是设计行业的第一道门槛。
AI赋予软件的识别能力和全自然交互能力将逐渐磨平这道门槛。
未来的设计工作的门槛都是零门槛的。特别是学习和使用成本几乎是0。
设计的本质是用心去感受,用思维去分析,用手去表达。
在设计师原有工作模式中,虽然优秀的设计团队内部都会强调同理心与分析的重要性,但是由于项目紧迫设计表达占据设计师的大部分时间。
小编相信这种情况终将被AI所改变,AI工具可以提高表达的效率,而设计师的情感共情能力,创意能力,分析能力等隐性能力将被放在更重要的位置。
全站高品质素材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