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YUI设计观点-网页设计的“道”(上)

"我们应该相信网络是不受束缚的,设计是具有灵性的"

---SKYUI设计师

如果说70年代是禅(请看《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那么90年代则是道德经。很多人通过运用道德经来探索感知事物(《物理学之道》)还有人想把事物融入到道德经(《小熊维尼的道》)

。一开始我觉得这是一种骗局,但是最近我受到了震撼,通过道之棱镜来看网页设计让我启发良多。

道学像佛学一样是一种哲学体系,一种生存的方式,或者说一种存在的方式,主要来自于伟大的古代书籍道德经中的主干。81章的文字令人感到难以置信的延展了人类的体验,但是却有一个明显的主题,便是和谐。

过去的几年里,无论好还是坏,我的人生离不开样式表。我写过关于它的软件、教程、指导书。我通过电子邮件或媒体回答了很多的问题。我为采用样式表与互联网标准项目(The Web Standards Project)做了不少斗争,渐渐的我发现在设计和道之间有很强烈的联系。

正如我们了解的,我在网络中感受到真正的张力,网络也正如它所应该的那样充满张力。这种张力同样出现于存在的媒体,纸质媒体,而且互联网是它的后代。是时候来好好了解前辈与后辈之间的关系,然后让后辈用自己的方式行走于世界。

一、媒体,新瓶旧酒?

(个人理解:用网络自己的方式去发展网络本身,而不是用传统传媒的布局、排版、规矩去发展网络。)

“已建立的良好制度不会轻易被颠覆;

紧密抓住的信仰不会容易的放下;

所以规矩一代又一代的延续。”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道德经;第38章 礼数

如果你没看过早期的电视节目,那我来告诉你,充满了非常有益处的意象。电视在那个时代被称之为“带图像的广播”,这是个非常确切的描述。那个时代的电视很多都格式化的追随广播的模式。比如说今晚秀(The Tonight Show),以及很多不同版本它的变体(但都有一个乐队,主持人,嘉宾出演),以及新闻中全部都着装整齐,神情严肃的播音员,都是电视媒体发展的见证。

想想最早的MV(我们中的一些人可能真有那么老)。实际上就是乐队模仿他们自己在唱歌。真有趣。

当一种新的媒体从已经存在的媒体借鉴,有些借鉴是很有意义的,但是更多的借鉴是毫无意义的,“规矩”,通常限制了新媒体。一段时间之后,新的媒体建立了它自己的规矩,伴随的是丢掉那些旧媒体的毫无意义的规矩。

如果你有机会去看早期的电视剧,你会发现一些强有力的证据。因为广播需要声音来描述观众看不见的事物,早期的电视剧也经常有旁白来描述事物。这就是一个新媒体如何从旧媒体中发展而后又独立的例子。

网络是新媒体,尽管它从印刷媒介中摆脱而出,但是纸质印刷中的技法、设计语言和习俗依然影响着它。然后网络通常被过度塑造。杀手级网站通常形容那些完全驾驭网页的网站设计,其手法便是处理网页就像处理纸张——桌面出版(是指通过电脑等电子手段进行报纸书籍等纸张媒体编辑出版的总称)的网络化。这种处理方式很自然,因为“紧密抓住的信仰不会容易的放下”,但是这回我们需要进步,需要去信奉网络和它的媒介了。是时候丢弃纸质印刷的规矩了,是时候让网络遵从它自己的本性去自由发展了。

我在这里不是要说去抛弃数百年来印刷术的智慧。但是我们需要去理解什么对网络的发展有益,什么只不过是无用的规矩。

二、掌控页面

(个人理解:要注重用户体验,设计师不是独断专行的独裁者)

圣人

“。。。接受衰败的趋势而不加以干预

帮助他们,但却不占据功劳”

(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

——道德经;第2章 对立

花点时间在网页设计的新闻组或邮件列表,你会发现有些话或想法会一遍又一遍的重复。最常见的问题是“我该怎么做”。但问题像“我该怎么做才能让我的页面在多平台上显示一致”和“怎么让我的字体在Mac和windows中显示相同”这种的,都暗藏着同样的一个问题“我该怎么控制用户的浏览器?”实际上,控制这个单词出现的频率令人吃惊。

塑造这些想法的基本原因就在于大家都认为设计师是控制者(琢磨一下“像素机械师”这个称谓)设计师想无视用户的愿望,选择用他们自己的体验去设计(比如修改字体大小)。设计师想质疑平台间的差异,因为有着不同的解析度(比如Mac的72dpi,与之相对的标准Windows 96dpi)。设计师全知全能,不会容忍他们机器上有任何一款浏览器的像素表现不完美。

当然,有点夸大这个例子,但是并不夸张。突出的例子就是当设计师了解到样式表并不能用来给网页桌上排版,他们会表现的很失望。如果你是个Mac用户,你会发现有很多站点滥用样式表导致表现效果很差,感觉他们可能用的是标点测量字体大小一样。潜藏在这里面的观念就是“设计师就是控制者”的哲学。

这种想法来自哪里?我猜要溯源到印刷媒介时期,在印刷时代,设计师就是上帝。从所见即所得的概念中发展出巨大的工业产业群体,很多网站设计师延续了这种观念。作为设计师我们需要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放下想要控制的想法,重新去寻找与页面的联系。

三、它的重要性在于?

(个人理解,设计要不受束缚,灵活多变)

“新的生命柔软而纤弱

老的机体僵硬而顽固

动物和植物,柔软而又有的生命形式。

到了终焉之刻,则变得枯干

所以生命的品质便是柔软

死亡的品质则是僵硬”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道德经:第76章 灵性

也许不能够掌控页面是一种限制,是网络的缺陷。我们的世界相信“所见即所得”,我们的本能让我们这么想。我承认这也是我的第一反应,而且我坚持这种信念坚持了很久。但我现在不再觉得不能控制是一种限制,我认为这就是新媒体的优点所在。

让我们反过来想想,我们能够控制纸张页面这种行为就是对媒体的一种限制。你可以认为能修改文本的大小——或者认为——文本的大小是不可修改的。你可以认为——页面的尺寸可以控制——或者认为——页面的尺寸修改不了,这就是媒体的实质。

这并不是什么好的特质,尤其是对于读者来说,如果读者的视力不太好,可能是设计师选择的字体太小以致读者不能舒适的阅读。如果读者处于有限的空间内,比如上班坐火车、飞机,那么对于他们来说大幅的报纸肯定太大了。所以肯定会有很少人去读。

设计师所熟知的在纸质媒体中的控制力,会经常性的希望在网络媒体中也同样具备,其实控制的功能仅仅是限制纸质页面而已。我们应该相信网络是不受束缚的,设计是具有灵性的。但首先,我们必须“接受衰败的趋势而不加以干预”

四、适应性与通用性

(个人理解:注重设计的通用性,本文写于2000年,对现今的响应式设计很有预见性)

“最好的人如同水。

滋润着万物,不与他们争搞下

流向别人不愿意去的地方

却带着和谐之道”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道德经;第8章 水

有的人认为道就是宿命论。单纯的理解就是人应该不带目的的漫游,顺应事情的发生并作出对应的反应。我认为我们不应该墨守成规,而是学会去改变。

“能够观察到细微的便是‘明’“

保持灵活柔软的便是‘强’

运用光明,返照内在的明

便不会给自己带来灾祸

于是就找到了“明”中的道”

(见其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

——道德经;第52章

我前面提到的灵活性便是“适应性”。我前面提到的可以总结为:让页面变得具有适应性。让页面具有通用性,不管你的用户选择什么浏览器、什么平台、什么屏幕,你的页面必须都能够通用。这就意味着不管屏幕是什么尺寸、什么分辨率、什么色彩(而且要考虑到你的页面可能被打印,可能会被用软件阅读,可能会通过盲人浏览器阅读),页面都必须具备可读性。这便意味着页面可能需要去适应那些视力不好,期望字体较大的读者的需求。

设计具有适用性的页面既是设计具有通用性的页面。或许网络最有前景的地方,而且还远远没有实现的地方,便是能够克服各种传播沟通障碍,从而实现信息的通用性。这是万维网联盟(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的重要理念,而且是网页设计中不可避免要面临的问题,因为网页可能会被法定要求提供普遍服务(普遍服务,对任何人要提供无地域、质量、资费差别的服务),正如建筑业法则要求建筑的普遍性。

设计一种对所有人都无差别的页面,这听起来似乎是不可能的。或许现在这种想法仅仅是期待,因为浏览器不是那么好用,很多网络设备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但是现在可以为将来打下基础,为了将来的页面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

新浪微博:http://e.weibo.com/skyui     @SKYUI      SKYUI设计

每天更新,
全站高品质素材免费下载!